国家园林城市系列之:四平市--松辽大地的一方绿洲
日期:2013/12/2 13:30:52
2008-11-10 来源:中国建设报

四平市位于美丽富饶的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是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汇中心。全市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0.6万人,市区面积741平方公里。四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远在殷、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历史上的夫余、高勾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人都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诸如辽代韩洲、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四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解放战争初期关乎辽沈战役全局的“四战四平”而闻名中外,被史学家誉为“东方的马德里”,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第26条线路的第一站;四平是一座充满活力、极具投资潜力的城市。春天的四平杨柳依依、阿娜多姿;夏天的四平花团锦簇,芳香四溢;秋天的四平,层林尽染、果满枝头;冬天的四平,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拥有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园林城市等多项桂冠。今日的四平,已经成为镶嵌在松辽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东北腹地的一方绿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代大潮中,四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提出把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促进招商引资,振兴四平经济的重要载体。2004年,四平市委、市政府正式确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并将其列入到四平市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四平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绿化条例》和《国院务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精神,确定了“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城市绿化建设原则,确立了以充分利用四平市自然风貌和地域优势,增加绿量,提高质量,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均衡、植物多样、生态健全的城市绿化指导思想。经过4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山门公园、二郎山庄、下三台风景区、塔山风景区等风景林地为生态防护圈,以道路绿地为骨架,以公园绿地为重点,以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为基础,分布合理、配置科学的绿化格局。目前,四平市建
园林建设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格局
为全面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四平市把科学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关键环节来抓,先后编制了《四平市生态市规划》、《四平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四平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确保规划的实施,制定了《四平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及“绿色图章”制度的通知》、《四平市城区绿化养护质量标准》、《四平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绿化规划体系和规范的管理体系。
街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四平市采用乔、灌、花、草、藤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生态街路。通过在人行步道上种植双排行道树建设林荫路;在分车带内增加乔木的用量,提高道路的绿量;用宿根花卉代替草坪及一年生花卉,减少绿化种植及养护成本。坚持路建到哪里,绿就跟到哪里,做到有路就有绿。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到100%和90%。
单位庭院绿地分布范围广,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绿化的基础。全市有庭院200余个,约占全市绿地总面积的40%。四平市庭院绿化坚持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花草与树木相结合、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园林绿化与园林小品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提高了单位庭院的绿化水平。通过开展“园林式单位”评比活动,调动了各企事业单位搞好庭院绿化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已有126个庭院成为“园林式单位”,占庭院总数的63%%。从2003年开始,对主干道沿街单位实施了拆墙透绿,目前沿街单位拆墙透绿率达到98%。
居住绿地是离居民最近,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目前,四平市区居住绿地面积已达到313.12公顷,并涌现出“九洲江南世家”等77个“园林式小区”,为居民创建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城市公园和广场是市民休闲健身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目前全市已建成公园8个,总面积为365.98公顷;广场6个,总面积为29.09公顷。按照方便居民休闲和开展各项活动合理的布局,目前已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小型公园绿地25块,面积16.45公顷。
南湖公园位于南湖路南侧,面积14公顷,公园以绿化为主,以花卉动物为观赏内容,园内湖光秀色、小桥流水、露泉喷涌、百花竞秀、绿树悠静,每天吸引着八方游人。
红嘴公园位于兴红路南侧,面积10公顷。是红嘴集团为回报家乡父老投资兴建的,公园以水上游乐为主。天鹅湖湖面近2万平方米,是四平最大的人工湖。
英雄广场占地面积10.1公顷,分9个区域,太阳星座、月亮宫阙别树一帜,周围绿荫婆娑,为市民休闲健身和开展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空间。铁东广场占地2公顷,是居民的一个休闲驿站;站前广场占地1.35公顷,松柏傲然,绿地红花,透出了英雄城的庄严多姿。
实施创园 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搞好园林城市建设的保证。四平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园林绿化的投入每年仍以30%的比例递增。为弥补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全市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城市绿化资金,把部门专业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部门优势建设园林绿地。同时,还注意挖掘企事业单位的潜力,鼓励其自筹资金建设厂区、生活区绿地,搞小公园、街旁绿地等建设。4年多来,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在绿化建设上的投入已近2亿元。铁东公园、宏泰公园就是由开发商投资兴建的。四平市十分注重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驻平部队除了搞好营区造林绿化外,还积极投身地方的绿化工程建设,先后参加地方重点绿化工程建设20余项;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也都开展了营造“青年林”、“三八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教育系统开展了建设“小林场、小果园”活动,校园植树达220万株。四平市高度重视园林队伍建设,全市现有园林专业人员500多人,各部门及各单位均有专门的绿化管理养护人员。同时,充分发挥园林科研机构的作用,围绕整体推进和打造精品进行课题研究和工作实施。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节约型园林建设,坚持适地适树、生物多样性的原则,针对北方城市绿化实际,优先培育应用乡土树种,降低城市园林建设和养护成本;大量应用宿根花卉替代草坪,选择使用耐旱耐贫瘠植物以节约水资源;大力开展立体绿化,在不增加绿化用地的情况下,提高城市的绿量。
改善环境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平市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使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域外投资者产生了强大的磁力效应。近3年来,先后有1054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在四平市,其中,仅世界500强企业就有5家。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75.1亿元,工业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7亿元,引进外资156亿元。四平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目前,四平市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联系,先后与俄罗斯白山市、日本须坂市、美国沃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
振兴四平 让英雄城市焕发时代风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