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之:运河之都 生态淮安

日期:2013/12/2 13:18:02

 2008-11-10 来源:中国建设报 

\

  淮安市位于苏北腹地、淮河下游、洪泽湖畔,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明清时期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乃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淮安地区河湖水网密布,主城区内有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四条河流穿城而过,是一座“飘在水上的城市”。

  2002年,淮安市委、市政府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如何把淮安建设成园林城市,是建设者不断探索的话题。综合分析淮安的历史、文化、地理概况和经济实力,四河穿城、水资源丰富是淮安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打造绿水园林城市,让人与自然融合,让城市与绿水相依成为淮安的目标;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有限财力,拓宽建设思路,打造地域景观成为淮安的选择。几年来,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通知》的指导下,淮安市全面落实经济实用、特色创新的工作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淮安新增各类绿地1817.3公顷,新增公园绿地618.8公顷,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提高了19%、16.7%和6.12平方米,达到39.2%、36.1%和9.8平方米,逐步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集约化、高效益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之路。如今,“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已不再是诗仙李白描述的淮安古城美景,一个水绿相映、城在园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绿水城市快速崛起。“生态家园”已成为淮安一张响亮的名片,水清、天蓝、岸绿、景美,让广大市民陶醉和自豪,令游人流连忘返,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创业热土和安居乐园。

  在打造绿水园林城市过程中,淮安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高度重视城市原有自然资源和风貌,将城市融入自然之中,创造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生态环境,展示淮安园林的亲水性、生态性和历史性,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淮安特色的城市景观,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水陆相交、成网成线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

  走自然生态型创建之路。生态自然资源是城市中最为稀缺的宝贵资源。淮安四河穿城,丰富的水资源为淮安建设绿水园林城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水是淮安的根,赋予了这片土地灵性。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淮安市根据现有的地域、历史、自然、经济等条件,结合四水穿城的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突出了以水为主线、以文为灵魂、以绿为情趣的城市特色,依托大运河、里运河、盐河、古黄河等自然生态条件,实施河滨生态提升工程,凸现“绿水城市”风貌和“都市绿肺”功能,形成水清、岸绿、花香、鸟语的河滨生态环境。古黄河生态修复工程采用生态恢复的手段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和植物群落的重建,如今,碧波荡漾的河水,绿树成荫的滨河路,觅食栖息的鸟群,人水相亲,物我相融,到河边走走,沐浴大自然绿色,呼吸新鲜的空气,已成为淮安市民美好的享受。强化沿公路、铁路林带建设,逐年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健全生态体系。建成宁连路、京沪高速公路、宿淮盐高速公路、新长铁路防护林和入海水道防护林,使城区绿色景观系统交错成网,水、城、林有机融合。

  走资源节约型创建之路。土地和资金是创园两大难题。为了节约有限的绿化用地,淮安市积极开展见缝插绿、垂直绿化及社区绿地建设活动,鼓励单位、居住区利用其庭院内的零星地块绿化、建筑物和墙边垂直绿化,实施道路增绿工程,既增加了绿量,又美化了环境。为了节约资金,淮安市加大科研力度,在发掘乡土植物的同时,成功引种50多个成本低、易养护、景观好的宿根花卉品种。同时,探索运用建筑垃圾堆山、塑石、砌驳岸,既节省了建设资金,又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问题。在实施城郊大环境绿化、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等项目中,探索出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新模式,同时,大力推广运用太阳能庭院灯、生态透水砖等节能新产品,既节约了用水,又降低了养护成本。

  走文化保护型创建之路。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园林要素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名胜古寺、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因此,创建工作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采取多种保护形式,延续园林文脉。在老城区的拆迁改造中,坚决打破常规,即使改变道路线型,也要保证路让树、房退绿。如在环城路、大治西路等道路改造中,被保留下来的大树如今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成为林荫道路。

  走市场引导型创建之路。在创园工作中,淮安市运用投资自然的新理念,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思路,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共建、市场运作的筹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几年来共筹集绿化建设资金33.9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5.2亿元,通过城市经营、房地产开发投入12.2亿元,各单位投入5.9亿元,全民捐资建绿投入6800万元。淮安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园林投资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经营城市资产,为园林重点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占地1800亩的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博览园建设,就是通过先做环境、再运作土地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今的淮安,处处见绿,尽享美景。街头游园、道旁河边、单位小区,繁花丛丛,绿树婆娑,亭榭幽幽,整个城市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水绿相映、城在林中、人在园中,一个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清新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水城市,让古城淮安焕发新的生机,走向新的辉煌。

\

\

\

\

 


附件:







Copyright©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绿化企业工作委员会 2014
电话:010-88082568   传真:010-58933918   地址:三里河路13号建筑文化中心C座6001室  E-Mail:chsla@vip.sina.com